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 清洁供热企业:3年增长1400家,实现总收入890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北方地区供热总面积211亿平方米,包括城镇供热面积141亿平方米,农村供热面积70亿平方米,其中,清洁供热面积116亿平方米,清洁供热率达55%,全国涉及清洁供热企业8200家,较2016年增加1400家,实现总收入89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17万人。
      
      这一系列数据披露于近日发布的《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20》(简称《报告》),该报告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指导,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编写。
      
      清洁供热的发展现状
      
      截至2019年底,我国北方地区供热总面积211亿平方米,其中城镇供热面积141亿平方米,农村供热面积70亿平方米(如图1所示)。
    QQ截图20210201093109  
      清洁供暖面积为116亿平方米,清洁供暖率为55%(如图2所示)。全国涉及清洁供热企业有8200家,实现总收入89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17万人,清洁供热产业正成为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集中供热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的主要方式,集中供热面积约占北方地区城乡总采暖面积的57%。城市集中供热面积由2009年的37.96亿平方米,上升到2018年的90.12亿平方米,年均递增10.08%。2018年集中供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65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2%,分户式供暖市场规模达到约252亿元,同比增速有所放缓。
      
      从热源侧来看,我国北方地区清洁供热的热源基本形成以超低排放燃煤热电联产为主、天然气供暖为辅、其它热源补充的格局。约56%的热源以燃煤清洁利用为主,超低排放燃煤热电联产占50%左右,是最主要的方式;其次是天然气供暖,占比约30%,燃煤锅炉、电供暖、工业余热占比较低(如图3)。
    清洁供热企业:3年增长1400家,实现总收入8900亿元  
      截至2018年底,第一批纳入中央财政支持的12个试点城市(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衡水、太原、济南、郑州、开封、鹤壁、新乡)清洁供暖面积共达到22.9亿平方米,清洁供暖率达到72%,其中城市城区清洁供暖率96%、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清洁供暖率76%、农村地区清洁供暖率51%,清洁供暖率完成情况接近重点城市2021年目标值。
      
      总体上看,城镇清洁供暖大多进入扫尾阶段,不少农村的清洁供暖开始起步,面临的许多遗留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取暖成本明显增加,尽管有补贴支持,农村地区“煤改气”“煤改电”后取暖费用大幅度增长,少数地方前期技术路线论证不足、选择不当,改造后居民改而不用或舍不得用。
      
      ●二是地方财政补贴压力大,每年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负担较重,个别地区市、县财政补贴已达极限,难以继续扩大并且持续补贴。
      
      ●三是企业投资回收慢,政府大多采用事后补贴模式,部分地区出现未能完全兑现补贴的现象,剧烈的市场竞争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较大压力。
      
      ●四是工程和产品质量存在隐患,受政策红利影响,许多地区的设备生产、供应、工程建设等企业鱼龙混杂,企业降低配置或降低服务规格,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
      
      ●五是农村供暖成为难啃的“骨头”,农村地区燃气管网条件普遍较差,配电网网架较弱,需要大量投资进入,建筑能效较低,能源浪费严重,推广难度较大。
    02-02
  • 下滑7.1%,一张图看懂2020年度中国空气源热泵行业
            在2020年,市场的特殊性毋庸置疑,残酷的现实之下也能看出整个空气源热泵行业最真实的样子。2020年整个行业坐上了过山车,从第一季度的"内忧外患"被迫全线偃旗息鼓,再从第二季度伊始逐渐回暖直到进入应有的忙碌状态。-7.1%的行业增长率,数字从表面.上看差强人意,但从过程上来说,并不应该过于悲观。
    微信图片_20210201083807_02
    微信图片_20210201083807_03
    微信图片_20210201083807_04
    微信图片_20210201083807_05
    02-01
  • 供暖进入清洁时代 多能互补带来“绿色暖冬”
            最近,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全国多地开启“速冻”模式,与此同时“清洁供暖”的话题再度“热”了起来。清洁供暖行业发展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问题,未来将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引发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清洁供热方式多种多样,而多能互补模式将是未来行业最具前景和发展潜力的方式。
      
      清洁供暖方式百花齐放
      
      为加快解决燃煤供暖的污染问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清洁供暖行业逐渐发展壮大,供暖面积不断扩大,供暖质量不断提高,供暖环境友好水平也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清洁供暖面积为116亿平方米,清洁供暖率为55%;全国清洁供热相关企业达8200家,实现总收入8900亿元。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清洁供暖的方式主要包括天然气、电能、太阳能、风电、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和地热。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郑克棪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现在的清洁供暖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供暖模式更加注重低碳环保,从化石燃料供暖向清洁能源供暖转变。因为清洁能源供暖可以实现高能效性、高生态性。”吉林宏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浩说。
      
      郑克棪表示,比如利用风电供暖,既可以发挥出其在寒冷地区的优势,也可以缓解风电消纳难题;利用热泵技术,可以循环抽取地下水、地表水、空气、土壤中热量,十分环保。
      
      发展问题也不少
      
      尽管目前拥有各种各样的清洁供暖方式,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取暖成本居高不下、财政补贴压力大、企业投资回收慢、工程和产品质量存在隐患等。
      
      洪浩说,就目前而言,燃煤取暖最便宜。假如用户购买一个单位的热量需要0.7元钱多,而生物质供暖则要1元钱多,其他清洁供暖方式都比生物质贵。同时,清洁取暖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这就导致清洁供热项目盈利水平较低,无法激发企业积极性。
      
      洪浩表示,当前“煤改电”“煤改气”在推进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些问题,给清洁供暖行业发展带来一定压力。
      
      “目前,清洁取暖改造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试点城市奖补资金、地方财政补贴资金、社会资本投入3个方面。”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热电与新能源产业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天津、唐山、石家庄等第一批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情况来看,即使存在补贴,其运行费用仍然比传统燃煤取暖方式高。如果清洁取暖补贴逐步取消,后续工作如何展开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该负责人表示,虽然清洁取暖技术种类较多,但评价指标一直无法统一,缺乏普适性,而且有些指标过于简单,只关注其经济性指标,往往忽略取暖方式是否与当地的能源布局及生态环境相适应等问题;有些指标过于繁冗,需要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可操作性不强。这使得清洁取暖技术市场鱼龙混杂,很难统一标准衡量某项技术的优劣。
      
      具体到如何选择清洁供暖热源,郑克棪认为,应该从技术、经济可行性及资源的可持续供应等方面通盘考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推进重大项目不能不计成本,热源选择应该有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评价报告作为依据,比较它们的技术成熟度、能源利用效益、使用寿命等。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必须考虑其利用成本。此外,还需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条件,考虑供给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多能互补清洁供热是未来发展方向
      
      那么,未来清洁供暖该如何发展?在郑克棪看来,应该创新更有发展优势的多能互补清洁供暖方案。“创新的宗旨应是进一步提升效益、降低成本。只有降低了建设成本,拉低了用户费用,才会受到用户和政府的信赖。”
      
      郑克棪说,作为地方政府,执行清洁供暖的规划时,应该选取技术和经济可行性高的方法,提高民众满意度,减少财政支出,而用户在选择时,也会选定技术和经济可行性高的方法,图的是舒适安全,又减少支出。
      
      洪浩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说,多能互补清洁供暖方式是优选项。采用多能组合供热的技术方法,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供热成本,从而实现规模化、低成本、连续稳定利用清洁能源进行供暖。同时,加快改变供暖方式,尽可能地淘汰燃煤供暖,为人们带来“绿色暖冬”。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热电与新能源产业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应开展相应的顶层设计与协调,根据各个城市特点,选择适用的清洁取暖技术,编制相应的技术指南,优化供暖规划;地方政府宜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引导当地供热企业、投融资企业、用户等积极参与清洁供热项目,探索新型的多方共赢机制,激活潜力市场。
    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