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 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建议“十四五”力争建设20个南方清洁低碳供暖试点城市
            为推动南方供暖事业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兼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已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上分别提出了“沿长江重新划定供暖分界线”、“尽快启动南方供暖问题研究”、“加快发展我国南方百城供暖市场”等建议。
     
      今年“两会”期间,周洪宇又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南方城市清洁低碳供暖发展方面的建议。
     
      启动清洁低碳供暖试点示范工程
     
      不同于北方供暖市场,南方低碳清洁供暖市场完全可以在“政府引导制定规则、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资源配置方式下实现创新发展。为此,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南方清洁低碳供暖运行机制不可或缺。
     
      将南方清洁低碳供暖纳入城市综合能源服务体系规划中,以增进能源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和韧性;地方政府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时,将清洁热力管网纳入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范围,为清洁用能基础设施的空间分配、建设顺序、配套兼容提供规范和依据。
     
      建议“十四五”时期示范工程优先考虑具有较好基础的10个重点城市(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合肥、镇江、常州、武汉、宁波),同时从潜力较高的城市(如扬州、南通、绍兴、嘉兴、长沙、连云港、泰州、徐州、舟山、金华、芜湖、温州、盐城、台州、福州、湖州、贵阳、蚌埠、成都、南昌等)中再遴选10个试点城市开展示范工程。
     
      “十四五”时期可力争建设20个试点城市,惠及40万户居民,覆盖4000万平方米供暖面积。
     
      启动清洁低碳供暖技术研发专项工程
     
      我国现行相关政策法规主要适用于北方集中供暖地区,南方供暖相关政策法规、行业监管、市场标准欠缺,导致市场无序竞争。市场发展的顶层设计缺位,让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无法可依”、“无权管理”,造成了供暖行业在市场准入、资源利用、产权界定、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标准,严重阻碍了南方供暖市场高质量发展。
     
      周洪宇认为,南方供暖市场具有自发的市场性质,但已呈现野蛮生长的态势。政府积极作为是南方供暖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国应该明确组织管理体系,系统梳理和完善政策条例,尽快摸清基础信息,适时启动规划方案编制,加快构建南方清洁低碳供暖管理体制机制。
     
      为此,建议“十四五”时期先设南方供暖工作组,由住建部归口管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牵头制定南方供暖市场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并由南方各省(区、市)住建主管部门相应成立工作机构,组织开展本地区清洁低碳供暖工作。
     
      同时建议以“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形式,拟定南方清洁低碳供热专项技术突破清单,设立南方清洁低碳供暖科研专项基金,在“十四五”时期,每年资助3-5亿元,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推动攻克一系列核心技术,推动南方供暖“源-网-荷”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从而推动南方供暖更快地向清洁低碳供热和智慧供热迈进。
     
      鼓励地方自主创新
     
      将示范区建设成效与各项支持政策相结合,优先安排各类试点示范和政策支持。比如支持示范项目简化审批流程和登记手续,落实各项激励政策,并将其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在当地进行宣传推广。
     
      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针对南方开展集中或区域式供暖项目,规定实行供热特许经营制度,引导鼓励各类企业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参与新能源开发、热源站与供热管网建设运营,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及具有技术、资金、服务等优势的实力企业进入清洁低碳供暖行业,创新商业模式,保证项目改造的快速建设及长期稳定运行。
     
      同时建议给予清洁低碳供暖企业一定的税收减免优惠,并将南方供暖纳入新一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信贷和证券发行业务,鼓励南方热力企业把握“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机遇,以绿色金融推动南方供暖发展。
     
    03-10
  •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大力推广新型清洁供热 让屋更暖天更蓝
            “煤改电”“煤改气”“清洁型煤”,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清洁取暖工作有喜有忧,也是近年来全国两会热议的话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春风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宝华一直关注着新型清洁供热工作。今年,他继续带来了相关建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虽然我国清洁取暖得到有效推进,但仍存在供热效果不理想、使用成本高等问题。采用辅加太阳能、生物质、电的多能互补新型分布式清洁供暖方式,技术越来越成熟,也逐渐被老百姓所认知,可以说是一种用得上、用得起、用着好、用得久的新型清洁供热好方式。我建议国家进一步出台政策,科学选择清洁取暖方式,同时大力推进清洁供暖产品生产、销售、安装、施工、供热、运营服务一体化发展,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供热质量。”曹宝华如是说。
     
      曹宝华建议,要以改善民生、推广清洁采暖为目标,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我国城乡清洁供热规划。要综合考虑能源供给充足、使用安全、成本低廉的清洁供热方式,科学制定百姓叫好、效果显著的供热方案。同时,要大力推进清洁供暖产品生产、销售、安装、施工、供热、运营服务一体化发展,形成清洁供热供给侧和需求侧链条两端的有效对接,以确保生产方产品质量和使用方供热质量,实现多方共赢。他还建议国家出台支持政策,鼓励采暖制造企业研发推广热效率更高的新型采暖散热器、新型地暖模块产品、新型热泵技术,为清洁供暖推广注入新动能。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衡水人,曹宝华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此次他还带来了关于家乡发展的一些建议:建议国家把衡水纳入雄安新区一体化布局,充分发挥衡水交通、生态、产业、文化等优势,全力打响“雄安建设、衡水配套”“雄安研发、衡水制造”名片,衡水企业在借势雄安新区转型升级的同时,衡水也成为雄安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基地和科研转化基地;围绕衡水湖生态保护和生态补水,建议打造河湖联通湖淀联通的大湿地生态圈,夯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基础;建议制定衡水湖湖区村搬迁扶持政策,在保护衡水湖的同时确保群众利益。
     
    03-09
  •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碳中和:科技赋能、逐步试点、有条件地区先行
            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的目标,包括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与2060年“碳中和”的愿景。碳达峰、碳中和自然成为今年两会“热词”,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人大代表马化腾:推动科技企业实现碳中和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建议中表示,“推进碳中和是科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体现。他认为,推动我国科技企业实现碳中和,意义不仅在于科技企业自身的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鼓励科技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创新,以碳中和为契机,倒逼我国低碳技术转型,一方面,集中力量攻克能源互联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等低碳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和产业互联网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向低碳、绿色、循环方向发展。
     
      目前,中国科技企业实现碳中和面临着政策、技术等多重挑战。对此,马化腾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包括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完善绿电采购途径,鼓励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分布式能源项目等;搭牢碳中和配套基础设施,推动碳中和市场化;加快绿色技术研发,推动绿色数据中心等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建立一批高技术高能效“碳中和数据中心”;出台科技企业碳中和指导意见,鼓励科技企业设立碳中和承诺和目标等。
     
      人大代表杨元庆: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提高企业碳中和能力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通过对电子终端产品和信息通讯行业的碳中和路线的推进,可以引导和带动整个产业链,甚至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绿色改造和可持续性发展。这对于企业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路径,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非常现实和重要的意义。杨元庆建议,首先应完善绿色低碳法规标准制定;二是鼓励企业制定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和碳中和路线图;三是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推动行业企业绿色数据核查与评价;四是加强源头治理,带动供应链低碳绿色发展。
     
      人大代表李东生:将低碳减排加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建议将低碳减排加入上市制造企业信息披露范围。李东生认为,在碳排放信息披露方面,国内上市公司还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比如说目前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对此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关于低碳减排的信息披露缺乏强制和规范的要求。另外也缺乏足够的社会监督。
     
      李东生建议,在企业信息披露和管理中,增加低碳减排的强制披露要求。目前企业的信息披露,除了经营信息之外,今年增加了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相关情况,低碳减排未来也要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人大代表郭新明: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地区率先提出碳中和目标
     
      对于当前绿色金融体系建设需要关注的重点,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郭新明提出几个领域,包括货币政策与审慎管理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仍大有可为,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以及气候和环境信息披露框架亟待完善。基于此,他提出五方面建议,包括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以点带面”全面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等。
     
      人大代表李金波建言碳中和:家电产品实施“碳标识”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创新中心主任李金波建议,健全“碳标识”法规,建立中国家电产品碳排放评价标准,建立中国家电产品“碳标识”。
     
      “现有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标识只具备碳减排标签而规避其真实碳排放数值的披露,因此无法实现量化管理,消费者普遍对于此类标签缺乏认识,并没有引起如能效标签那样的消费者关注。建议借鉴现有能效标识,参考或规范性引用国际环境标志标准体系,设定不同产品的排放标准分级,标注碳排放量与标准值的百分比,逐渐筛选出需要强制性使用碳标识的产品类型,引导家电产品实现低碳化。”
     
      人大代表阎志:实现碳中和目标,应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地碳汇功能
     
      全国人大代表、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建议,要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地碳汇功能研究、鼓励自然保护地碳汇交易机制和平台,有效识别并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地碳汇功能,提升自然保护地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
     
      政协委员钟茂初:建议从消费侧探索“碳达峰”“碳中和”责任分担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在提案中表示,从消费侧探索“碳达峰”“碳中和”责任分担机制和碳排放权配置机制是必要的。他给出的其中一个建议是,从最终消费需求的角度,确立相应的碳减排目标,特别是确立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品的碳减排目标。
     
      钟茂初说,“碳达峰”“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不仅是生产者的责任,也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要从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两个方向着力;不仅要从生产领域探索形成制度机制和行动方案,也应从强化消费者责任的角度探索倒逼“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
     
      政协委员朱建民:建议加强二氧化碳资源化产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奥克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建民表示,二氧化碳在减排之外,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已排放的二氧化碳,对此,建议加强我国二氧化碳资源化产业发展。
     
      朱建民表示,二氧化碳可以成为人类替代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未来的“碳源”的重要资源。伴随着化学化工科技创新与进步,特别是催化技术的日新月异,二氧化碳化学资源化利用,特别是在生产化学材料、燃料、利用微藻类来进行生物转化和用作混凝土建筑材料等领域,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科技与经济的重要价值。
     
      他强调,这种价值不仅将贡献于全球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开辟了利用二氧化碳替代化石资源生产无限范围有机化工产品的绿色新途径,从而真正开启利用废弃二氧化碳实现从源头的绿色化新时代,为我国实行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绿色低碳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政协委员朱鼎健:建议逐步试点部署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建议,选取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等经济发达地区部署试点工作,尽快出台碳达峰、碳中和方案,并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碳达峰,进而为全国提供系统性的解决办法和经验。
     
      朱鼎健认为,还要加速构建全国碳市场体系,尽快将石化、建材、钢铁、造纸和民航等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企业纳入到全国碳交易市场中来。同时,建议在试点城市继续降低企业进入碳市场门槛,例如广东目前将控排企业设定为年排放量1万吨及以上的工业企业,深圳设定为年排放量三千吨以上的企业,试点地区可以考虑进一步降低排放门槛,将更多企业纳入到碳交易市场,扩大控排范围。此外,在现有绿色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可鼓励进一步创新,适时引入碳期货、碳期权等碳金融工具。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