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加大力度应对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各行各业纷纷对建筑实现二氧化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作为能耗大户,建筑行业2018年运行化石能源消耗相关的碳排放为21亿 tCO2,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建筑的热水、供暖、空调、除湿、新风等,都是巨大的能耗。针对于此,有许多人问建筑部门到底什么时候可以达峰?要怎么做才能达峰?又要怎么做可以实现碳中和?在碳中和的过程中,暖通空调行业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在哪里?
其次,农业、食品、化工、医药、陶瓷等等领域的生产干燥,也是一项高能耗的工艺过程,我国每年因干燥所消耗的能源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12%左右,同时传统的干燥工艺也是一个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为应对能源和环保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干燥的节能与环保日益重要,传统的干燥行业亦面临产业转型升级。
因此,作为环保、节能、高效的供热热源设备和技术,热泵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空调、供暖、制冷、烘干、热水等领域。在目前的大形势下,热泵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有哪些无可取代的意义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江亿教授认为,建筑用能的电气化。比如用电动热泵来替代燃气锅炉制取热水。近年来空气源热泵在楼盘配套、大户型中的广泛应用就是此类。北方农村近年来用空气源热泵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满足了舒适性要求又节能。而在南方城市,直接碳排放的采暖部分主要是城镇居民采暖。近年来有不少家庭用户式燃气壁挂炉,以及有一些地区效仿北方地区,采用区域锅炉集中供暖,所以化石燃料用量呈增长趋势。
江亿指出,未来的增长趋势,取决于这一地区选用什么途径解决采暖需求:如果以热泵空调为主,那么直接碳排放量不会持续增长。
“而对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烘干和干燥领域,热泵干燥不仅能对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进行精确控制,而且会大大提高干燥产物的品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木材干燥、种子干燥、食品加工、陶瓷烘焙纺织行业以及中药材干燥等诸多领域。”江亿谈到,随着热泵干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基于能够实现对干燥过程的精准控制,热泵干燥技术还具备了发酵、提纯、增效、杀菌、定型定色等新型高品质功能。
放眼未来,各类热泵技术在民用(户式应用、楼盘配套、分布式能源站等)生活热水和供暖领域、商用(酒店、写字楼、学校、医院、煤矿等)热水及冷暖领域、工农业(粮食、烟草、果蔬、海产品等)烘干及保存领域、农业和畜牧业恒温养殖领域、工业(印染、电镀、熨烫、屠宰等)高温加工领域、冷冻冷藏恒温保存领域等等,都可以为2060碳中和贡献极大的力量。
资料整理自《热泵商情网》《人民网》